第三十篇 - 花兒都到哪裡去了?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 Ann Yu
- Jun 21
- 7 min read

2025年6月21日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記得上個月與某大型家族辦公室的投資總監閒聊,他還開玩笑說:「美國經濟衰退有什麼好怕的?打一場仗就行了!」- 他指的是所謂的軍事工業主義(Military Industrialism) - 用國防支出來帶動經濟復甦,美國可是歷史上出名的玩家呢!
言猶在耳,就真的發生戰爭了!雖然這次似乎不是美國主動挑起的,但是美國的角色絕對舉足輕重! 本周我們整理了多家國際媒體的分析,解讀戰局可能的發展脈絡,並探討對油價與市場的影響 📊
中東戰火又起,這次將如何收場?
1) 美國在這場戰爭中,扮演什麼角色?
以伊戰火越演越烈,白宮宣稱會在兩周內決定是否參與攻打伊朗,為什麼美國的參與如此受到矚目呢?
💥 以軍空襲不斷,只為擊破伊朗核心命脈 💥
以色列連日對伊朗展開激烈轟炸,劍指伊朗最神秘的核武研發計畫。目前伊朗的防空系統已經幾近癱瘓,整個領空形同敞開的大門,但更棘手的挑戰還在後頭: 伊朗最大的濃縮鈾提煉基地位於「福爾多(Fordow)」,位於深山底下90米的掩體中。全球只有美軍具備足以攻破的武器 - 傳說中的 GBU-57 巨型鑽地炸彈(僅有約20枚),以及能夠攜帶該炸彈的B2轟炸機(僅有21架),可以穿透土壤、岩石和水泥,深入地底60米引爆,有機會摧毀這個基地。
有學者估計,伊朗只需要幾週的時間,就可以在福爾多基地,將目前儲存的濃縮鈾,轉換為233公斤的「武器級鈾」,足以製造9枚核武器。
而只要福爾多基地沒有被消滅,以色列這次的轟炸努力,最多也只能把伊朗的核武計畫延後一年半載,伊朗還是有機會在未來幾年內生產出第一枚核彈頭。

🧨 為何遲遲不炸?四大考量讓美國進退兩難 🧨
雖然伊朗的天空已經失守,特朗普理論上可以趁此良機,直接炸爆福爾多基地,幾小時搞定困擾多年的伊朗核武問題。
但是連特朗普這樣的狂人,在做出這種決定之前,也有許多考量:
☢️ 福爾多一旦爆炸,恐釋放無法控制的核輻射
🪖 中東美軍兵力分布有限,難以後續控制現場
🗣️ 伊拉克戰爭的記憶猶新,美國內部反戰聲浪依舊強烈
🌋 伊朗堅持「不停火就不談判」的立場,若真把伊朗逼到牆角,整個中東局勢恐將全面失控
題外話🛫:誰才是美國的「優先戰場」?
為了迅速回應中東局勢,特朗普比原定行程早一天離開G7峰會,但原本那天他是要會見烏克蘭總統的.....
這樣的調整不免讓人聯想:對特朗普而言,那場戰線膠著的俄烏戰爭,似乎已失去吸引力;反而是中東這個風起雲湧的新戰場,更可能成為他眼中美國可以「大展拳腳」的舞台。🌍⚔️
2) 最終將如何收場?
根據彭博社專欄作者的推測,眼下中東局勢有三種可能的走向:

🟥 劇本一:開打!美軍出手摧毀福爾多,油價暴衝
特朗普遲遲等不到伊朗坐上談判桌,於是拍板出兵,轟炸福爾多基地,引爆全面對抗。伊朗隨即反擊,波及美國在中東的盟友及資產。
作者推測,美軍最終還是會取得上風,而油價的走勢將取決於伊朗有多快放棄掙扎,達成最終停火協議。
📈 在最極端的情況下,伊朗將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全球最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之一),油價飆破 $130 美元/桶,全球通脹壓力爆棚,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希望徹底幻滅。

🟨 劇本二:不用打,靠壓力把伊朗逼上談判桌
美國不動武,而是透過外交、經濟與情報手段讓伊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迫使其承諾暫停核計畫,以色列見好就收,戰火迅速降溫。
🕊️ 這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完美收場。若上帝保佑可以成真,油價將有望回落至 $65 美元/桶,大家只要繼續擔心產油國供應過剩就好 (現在才發現這是一個多麼幸福的擔憂)。
🤔 可惜,熟悉伊朗談判風格的專欄作者也直言:要伊朗如此順從地吞下敗仗,難度真的很高。

🟦 劇本三:打不下來,也不甘願退 - 拖泥帶水的戰爭
以伊雙方都不讓步,但看在美國的面子上,也努力控制不讓戰況升級。雖然飛彈還是飛來飛去,但會避開對方的重要能源設施。
🥀 對伊朗而言,這是一個保留顏面的下台階;對以色列來說,美國不挺,也難以強攻到底。
油價在這種情境下將可能盤旋於 $70 美元/桶 附近,像俄烏戰爭初期一樣,大家一開始緊張兮兮,最後卻逐漸冷感。
3) 那股票市場會如何反應呢?
本周周報開頭提到的「軍事工業主義」,是真的有歷史佐證的套路。
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二戰(1939–1945):
歐洲烽火連天,而隔著大西洋的美國,卻靠著軍工全面動員與政府財政擴張,擺脫1930年代的大蕭條陰霾。失業率從25%狂降至不足2%。女性與少數族群湧入職場,GDP噴發,美國就此踢下英國,躍升為世界霸主。👑
但接下來的越戰(1955–1975),劇本就沒這麼美了。
開打初期,軍工發展及政府開支雖然短暫刺激了經濟,但為了同時支應戰爭與國內社會福利計畫,美國政府開啟印鈔機,轟隆隆不停印錢,使得通脹飆升。加上1973年石油危機夾擊,最終讓美國經濟陷入惡名昭彰的「滯脹」泥沼:物價飛天,景氣卻停滯。😓
直到1979年,聯儲局主席沃克爾使出「沃克爾衝擊 (Volcker Shock)」絕招,暴力拉高利率至20%以上,用極痛苦的方式才終於遏止通脹惡夢。💣📉
再把時間快轉到讀者都還歷歷在目的:俄烏戰爭。
這場戰爭2022年2月24日開打,市場本以為會崩,但美股(標普五百指數)只跌了不到3%,3月初就見底了,還來了波報復性反彈。要等到2022下半年,美國通脹居高不下、聯儲局鷹派加息,美股才開始認真修正,並於當年10月見底。
然後呢?2022年11月30日,ChatGPT橫空出世,開啟AI奇幻牛市,美股狂飆至今。
俄烏戰爭還在打,但市場早就「who cares」了。🧠🚀
那這次的中東戰爭呢?美股會迎來系統性風險還是通脹風險?還會有下一個 ChatGPT 出現,來救贖受苦受難的股民嗎?
我們得看接下來幾點:
📌特朗普的戰略佈局會怎麼走?
📌下周三美光(Micron)財報是否續寫AI神話?
想討論在這樣的宏觀波動性下,您的投資組合應該如何因應調整嗎? 今天就連絡我們,一起討論最適合您的方案吧! 💼📈
未來一周值得留意的大事有:
美國 - 經濟數據 | 6月23日(周一) - 美國製造業與服務業PMI 6月24日(周二) - 美國聯儲局主席 Powell 發言 6月26日(周四) - 美國第一季GDP 6月27日(周五) - 美國核心PCE物價指數 |
美國 - 業績 | 6月25日(周三) - 美光 (MU) 6月27日(週五) - Nike (NKE) |
For your reference only. Not investment/product recommendations.
瑜新家族辦公室
家族辦公室一般可分為兩種,「單一家族辦公室」是由單一家族直接設立,為該家族提供全面的財富管理服務。而「聯合家族辦公室」則同時為多個家族服務,提供較為標準化的產品,與私人銀行相似。
瑜新結合兩者的優勢,在服務層面上,根據每位客人的不同需求,提供量身打造的財富管理顧問服務;在執行層面上,為您省卻了設立單一家族辦公室所需的繁瑣行政程序,利用瑜新的聯合家族辦公室平台,可以更有效率地達成您的目標。
Ann Yu
Co-Founder and CEO
Jadewell Family Office
FOR INSTITUTIONAL & PROFESSIONAL CLIENTS ONLY – NOT INTENDED FOR RETAIL CUSTOMER USETHESE ARE NOT STOCK OR PRODUCT RECOMMENDATIONS
This document is intended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It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advice or a recommendation for any specific investment product, strategy, plan feature, or any other purpose in any jurisdiction. It is educational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 commitment from Jadewell Family Office to participate in any mentioned transactions. Any examples used are generic, hypothetical, and for illustration purposes only.
This material is insufficient to support an investment decision and should not be relied upon to evaluate the merits of investing in securities or products. Users should independently assess the legal, regulatory, tax, credit, and accounting implications, and work with their own financial professional to determine if any mentioned investment is appropriate for their personal goals. Investors should ensure they have all relevant information before making any decisions.
Any forecasts, figures, opinions, or investment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provided are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They are based on certain assumptions and current market conditions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prior notice.
All information presented herein is considered to be accurate at the time of production, but no warranty of accuracy is given and no liability in respect of any error or omission is accepted.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the value of investments and the income from them may fluctuate in accordance with market conditions and taxation agreements and investors may not get back the full amount invested. Both past performance and yields are not reliable indicators of current and future results.
Comments